2014年,無錫兩級法院新收一審金融案件8149件,雖同比減少了19.6%,但收案數仍繼續維持高位運行態勢,涉案標的額再創新高,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,為232.987億元。
中院新聞發言人顧錚錚副院長表示,從金融案件的收案類型來看,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數量最多,為5272件,連同信用卡糾紛、保險合同糾紛,數量占了收案總數的91.08%。其中,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的糾紛中,消費者維權案件明顯增長,而金融機構勝訴率高。
涉及保險合同糾紛,主要是保險公司在服務過程中,沒有提供保險條款、免責條款,未盡提示說明,理賠過程中定損的程序不規范,保險合同格式設計上存在瑕疵。銀行辦信用卡時未認真核對當事人身份,對于短信詐騙等新類型詐騙方式未張貼告示、警方提示等方式提醒存款人謹防受騙上當。“這都是消費者維權案件出現的主要原因。”
2014年新收案件數量同比下降,是因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數量有所回落。從近五年的變化趨勢來看,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不斷增加,雖然2014年收案數有所回落,但相比前幾年已翻番,這是因為近年宏觀經濟形勢波動較大,部分借款人陷入經營不善、無力還款的境地。
中院金融庭庭長蔣馨葉分析,隨著市場交易的手段豐富化,新的、更深層次的利益沖突出現在經濟交往中,疑難復雜案件漸多。而受制于立法滯后、程序性障礙、金融環境惡化等原因,金融案件的審理難度日益加大。
金融糾紛的破壞性日益擴大,以近幾年頻發的涉鋼貿金融案件為例,據統計,2012年至2014年,涉鋼貿金融案件數量一直保持年均30%以上的增長速度,三年涉案標的總額突破200億元,因涉鋼貿金融案件而衍生的小額貸款糾紛、追償權糾紛、典當糾紛、保證糾紛等高速增長。
金融創新是推動金融發展的內在動力,但這與法律的滯后性特征之間存在著某種矛盾,隨之而來的法律風險也必然增加。而隨著近年來,宏觀經濟在波動中前行,對金融審判的傳導效應日益顯現。“錢荒”背景下,小額貸款公司案件呈現出高發之勢。部分行業則出現產能過剩、需求不足的系統性風險,加之融資難、借款難,相關企業深陷經營不善、資金鏈斷裂的泥潭,最終只能進入破產程序。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,無錫破產企業債務總額逐年遞增,2014年全市法院破產案件債務總額已達72.05億元。
如需法律幫助,詳情請垂詢深圳刑事辯護律師王平聚辯護團隊
聯系電話:13902983029
地址:深圳市福田區蓮花支路1001號公交大廈350室(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旁)
了解更多資訊,請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官網(中國名律師刑事辯護網):
http://www.pio43q6j.cn/
或掃描二維碼,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微信公眾號: